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江河对云南省德宏州鼠间鼠疫播散的阻隔作用研究
葛军旗, 李雪源, 龚正达, 马永康, 张洪江, 何芙蓉, 张政
摘要287)      PDF (567KB)(809)   
目的 探讨江河对鼠间鼠疫播散的阻隔作用。 方法 收集1982年1月至2007年12月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鼠间鼠疫疫点资料,按年份统计各县(市)和以大盈江、龙川江为界划分的3个区域(国境-大盈江、大盈江-龙川江、龙川江-州界)的鼠间鼠疫所涉及的乡镇和疫点数,根据熵指数计算各县(市)和各区域的流行强度,依据县(市)和区域面积对流行强度校正,用Kruskal-Wallis H法检验县(市)间和区域间校正流行强度的差异。 结果 1982-2007年鼠间鼠疫在盈江、梁河、陇川县、瑞丽和芒市分别累计流行16、11、19、11、10年,疫点数分别为159、96、93、76、35个,经检验5个县(市)1982-2007年鼠间鼠疫校正流行强度总体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8.277, P=0.082);而按河流划分区域后,鼠间鼠疫在边境-大盈江、大盈江-龙川江、龙川江-州界区域内分别累计流行16、25、10年,疫点数分别为103、321、35个,经检验各区域流行强度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19.738, P=0.000),边境-大盈江与大盈江-龙川江、大盈江-龙川江和龙川江-州界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χ 2=18.423, P=0.003; χ 2=26.692, P=0.000)。 结论江河对云南省德宏州鼠间鼠疫的播散可能有阻隔作用,可能与江河影响鼠疫耶尔森菌的分布、宿主和媒介的群落、种群与分布相关。
2019, 30 (3): 268-271.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9.03.009
基于信息熵的动物鼠疫流行强度定量化初探
葛军旗, 李镜辉, 马永康, 龚正达
摘要259)      PDF (479KB)(713)   
目的 探索使用信息熵公式测量动物鼠疫流行强度的可行性。 方法 基于信息熵公式构建动物鼠疫的流行强度公式I a,尝试用该公式计算8个疫点(乡镇数≥8)模拟数据的流行强度,并对1982-2005年云南省盈江、陇川两个县疫情数据的流行强度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 结果 模拟数据的流行强度结果显示,8个疫点集中于1个乡镇时,动物鼠疫的流行强度最小(I a=0.288),8个乡镇均有疫情时,动物鼠疫的流行强度最大(I a=2.079),在疫点相同的情况下,疫情涉及的乡镇数越多,流行强度越大;疫情数据的流行强度显示,盈江和陇川县动物鼠疫流行强度最大的年份分别出现在1995年(I a=2.107)和1990年(I a=1.642);盈江县动物鼠疫流行强度最大的年份出现在1995年(I a=2.107),而不是发生疫点数最多的1993年(I a=1.885)。对2个县I a做Spearma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301( P=0.150),显示2个县动物鼠疫流行情况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关联。 结论 流行强度公式能够区分鼠疫疫情的复杂性和层次结构,使动物鼠疫流行强度在同一疫源地的不同时段、或同一时段不同疫源地之间产生可比性。
2018, 29 (5): 439-441.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8.05.004
鼠疫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进展
柴旭泽1(综述), 马永康2(审校)
摘要1039)      PDF (361KB)(1009)   

【摘要】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其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GIS具有强大的处理空间相关数据的能力。鼠疫是危害人类严重的烈性传染病,鼠疫的存在和分布与地理位置、空间信息密切相关,所以GIS可作为鼠疫研究的工具。现就GIS在鼠疫研究中的进展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2009, 20 (4): 382-384.
家鼠型鼠疫监控中的病死鼠报告
李镜辉1, 马永康2, 李贵昌1, 李天元2, 刘京立1,王国良2, 葛军旗1, 李俊勇2, 俞东征1, 董兴齐2
摘要1341)      PDF (324KB)(925)   

【摘要】 目的 深入认识病死鼠报告在家鼠型鼠疫监控中的作用及其与关联监测法在监控中的相互配合。方法 (1) 分析比较病死鼠报告、疫情三报在及时发现家鼠型鼠疫鼠间疫情中的作用; (2)分析病死鼠报告与关联监测法的关系及后者的功用。 结果 (1)病死鼠报告与及时发现家鼠型鼠疫鼠间疫情有关,而疫情三报中除病死鼠报告外的其他两报与及时发现家鼠型鼠疫鼠间疫情无关; (2)病死鼠报告与关联监测法共同构成家鼠型鼠疫监控的两项核心技术(2HD技术);在2HD技术中,病死鼠报告主要担负着及时发现家鼠型鼠疫鼠间疫情的任务,而关联监测法有减少和发现鼠间疫情的双重功用,但以前者为主。 结论 在家鼠型鼠疫监控中,为了及时发现并成功控制鼠间疫情,应重点推广2HD技术;同时要正确理解和对待疫情三报。

2009, 20 (1): 48-50.
家鼠型鼠疫发病率模式函数与关联监测法
李镜辉1;马永康2;李贵昌1; 李天元2; 刘京立1; 王国良2; 葛军旗1; 李俊勇2; 俞东征1; 董兴齐2
摘要1114)      PDF (236KB)(748)   
目的 深入认识家鼠型鼠疫的发病机制,科学制定或选择相应的监控措施。方法 以数学语言表达家鼠型鼠疫由鼠到人的传播途径,以彰显各发病决定因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有关的家鼠型鼠疫监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导出家鼠型鼠疫发病(率)模式函数(式);(2)关联监测法与平行监测法比较,更符合流行病学原理和统计学要求,因而更有效;实际工作量更小,因而更符合"成本效益比"要求。结论 (1)家鼠型鼠疫发病率模式函数彰显了各发病因子间的内在联系,对家鼠型鼠疫的预防控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2)家鼠型鼠疫的监测应采用关联监测法,不应采用平行监测法。
动物鼠疫监测研究进展
杨亮1(综述);马永康2(审校)
摘要846)      PDF (154KB)(850)   
鼠疫监测是鼠疫防治工作的基础与哨兵,动物鼠疫监测又在鼠疫监测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可为疫情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对策及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现就动物鼠疫监测中的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技术、鼠疫菌的致病力及在自然界的保存机制、动物鼠疫的预测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综述,讨论动物鼠疫监测与控制相结合的模式发展趋势。
功高对印鼠客蚤杀灭效果试验研究
蔡文凤;吴鹤松;陶开会;王国良;董兴齐;马永康;宋志忠
摘要955)      PDF (109KB)(693)   
目的 观察杀虫剂功高对印鼠客蚤的实验室杀灭效果。方法 瓶膜法。结果 (1)随着药物浓度的逐渐增加,KT 50呈现有规律的缩短,24 h死亡率也逐渐增高。(2)浓度为12.50 mg/L以上时,KT 50在11 min时击倒率均大于88%,24 h死亡率均在80%以上。(3)50.00、100.00 mg/L 2种浓度450 d内残效实验30 min内的击倒率均为100%,24 h死亡率均大于93%。结论 功高2.5%乳油对印鼠客蚤杀灭效果较好,具有高效、速杀、残效好等优点,可用于大面积灭蚤。
1999至2004年云南省家鼠型鼠疫鼠间疫点发现方式调查
李贵昌1;马永康2;李镜辉1;李天元2;董兴齐2;刘京立1;葛军旗1
摘要1103)      PDF (117KB)(668)   
目的 探讨家鼠型鼠疫鼠间疫情的主要发现途径。方法 通过对1999~2004年云南省捕获鼠及自毙鼠有关资料的比较以及对其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自毙鼠报告情况的比较,查明鼠间鼠疫疫点的发现途径。结果 1999~2004年云南省家鼠型鼠疫所有鼠间疫点通过自毙鼠检测发现者占89.6%,通过捕获鼠检测发现的仅占10.4%。人间鼠疫病例多的县(市)和病例多的年份自毙鼠报告率显著低于病例少的县(市)和年份。结论 1999~2004年云南省家鼠型鼠疫鼠间疫点主要是通过自毙鼠检测发现的,自毙鼠报告是发现鼠间疫情的主要手段。
家鼠型鼠疫监测指标
葛军旗1;李镜辉1;马永康2
摘要404)      PDF (109KB)(694)   
奋斗呐对印鼠客蚤毒杀效果观察
吴鹤松;蔡文凤;冯星明;王国良;董兴齐;马永康;宋志忠
摘要1001)      PDF (95KB)(770)   
目的 为筛选出优质高效的杀蚤剂,在现场实验的基础上,观察奋斗呐对印鼠客蚤的实验室毒效。方法 药膜法。结果 (1)当药物浓度在12.50 mg/L以上时,KT 50在7 min以内:12.50、25.00、50.00、100.00 mg/L的KT 50分别为6.19、6.14、5.06和4.64 min;(2)当药物浓度为100.00 mg/L时,24 h死亡率为100%;(3)100.00 mg/L浓度药膜在室温和普通湿度下存放120 d后,仍可使100%的试蚤死亡。结论 奋斗呐5%可湿性粉剂毒力强,气味小,对人畜较为安全,残效时间长,可在控制家鼠鼠疫灭蚤中使用。
大隆及溴敌隆对黄胸鼠的毒力测定
王国良;冯星明;李斌;吴鹤松;蔡文凤;董兴齐;马永康
摘要797)      PDF (50KB)(659)   
目的 测定大隆及溴敌隆对黄胸鼠的毒力。方法 用孙瑞元氏简化概率单位及口灌法。结果 大隆和溴敌隆对黄胸鼠的急性口服致死中量(LD 50)分别为1.334mg/kg和1.563mg/kg。结论按灭鼠药毒力分级标准,2种抗凝血灭鼠剂对黄胸鼠均属剧毒,可推广使用。
黄胸鼠对六种抗凝血灭鼠剂的选择性试验
王国良;李斌;冯星明;蔡文凤;吴鹤松;董兴齐;马永康
摘要1099)      PDF (94KB)(666)   
目的为控制黄胸鼠筛选适口性较好的抗凝血灭鼠剂。方法在实验室将黄胸鼠单个笼养和集体群养进行有选择性摄食试验,分别测定6种灭鼠剂的毒力及适口性。结果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的适口性和毒效均优于第一代。结论在鼠类产生抗药性种群的地区灭鼠,可更换使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